蓮鄉米鄉心故鄉--北台南四大天王踩線之旅--白河(2/4)
說到了白河,我們就想到荷花和蓮子
多想一點,就會想到了關子嶺的泥巴溫泉
我們這是的心旅行,住宿的地方就在白河的荷花田中間的民宿裡
荷花 蓮花 蓮蓬 蓮子 蓮藕 睡蓮
這些錯綜複雜的名稱與關係,總讓人混淆不清
http://tpbg.tfri.gov.tw/plants/plants_info.php?rid=77 台北植物園蓮花的介紹
以下資料來自維基百科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zh-tw/%E8%8E%B2
蓮(學名:Nelumbo nucifera)是蓮科蓮屬多年生草本挺水植物,又稱蓮花、荷花,古稱芙蓉、菡萏、芙蕖。荷花原產於中國,又是澳門的區花,通常在水花園裡種植。荷花是印度和越南的國花。
荷花的根莖種植在池塘或河流底部的淤泥上,而荷葉挺出水面。在伸出水面幾厘米的花莖上長著花朵單朵,少數花莖上長著雙朵或更多。荷花一般長到150厘米高,橫向擴展到3米。荷葉最大可達直徑60厘米。引人人注目的蓮花最大直徑可達20厘米。
荷花有許多不同的栽培品種,花色從雪白、黃色到淡紅色及深黃色和深紅色,其外還有分灑錦等等的花色。
蓮花可以用種子或根莖繁殖。特別的是,荷花的種子蓮子可以存活上千年。有科學家培育了一些有千年歷史的蓮子,繁殖出來的荷花依然生機盎然 [1][2]。大連普蘭店市曾出土過千年前的古蓮子。在鄭州大河村仰韶文化遺址中發現的兩枚古蓮子[3],有超過3000年歷史,但是過於珍貴,未進行栽培試驗。
【白河優遊趣】漫轉在白河鄉間聚落
~節能減碳鐵馬踏青,三叔公的家民宿主人騎乘自行車貼身遊覽白河農村社區聚落
~木棉花道、南洋櫻花、林初埤、善渡橋、小南海,從不同角度欣賞白河的美
雖然荷花下種才進入70天
已經開出大約6-7葉,也已經開始分枝,有有些許的挺葉和花苞
要觀賞荷花的美景,還要再等個1個多月
整個行程裡還參觀了一個很棒的小學--永安國小
以下資料來自維基百科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zh-tw/%E5%98%89%E5%8D%97%E5%A4%A7%E5%9C%B3
八田與一--嘉南大圳
嘉南大圳,原稱官佃溪埤圳,為日治時期最重要水利工程之一,由總督府工程師八田與一設計,工程包括當時東南亞第一大的烏山頭水庫。1917年(大正6年)八田技師向總督府提出「官佃溪埤圳計畫」,大圳興工於1920年(大正9年)9月,以灌溉區域涵蓋當時嘉義廳、臺南廳得名(今雲林、嘉義、臺南、高雄等縣市),首先先建造烏山頭水庫,之後開鑿水路溝通曾文溪和濁水溪兩大河流系統。1930年4月竣工,耗費5,414萬日圓,嘉南平原水田亦大幅增加30倍,而4年後稻獲量亦增加為4倍。
【晚餐-品蓮大餐】餐桌上的蓮想食堂
~社區風味餐,品嚐蓮子、蓮藕餐,滿滿一桌蓮花大餐,既美味又賞心悅目
蓮子:豐含維生素B2、蛋白質、維生素E、食物纖維等成份。含鈣、鐵和鉀元素,可促進凝血,維持神經傳導性,肌肉的伸 縮性和心跳的節律、毛細血管的滲透壓,體內的酸鹼平衡,具有安神養心作用,跟山藥一起食用更具養心作用。另,本草綱目記載「交心腎、厚腸胃、固德氣、強筋 骨、補虛損、利耳目、除寒濕」
樹葡萄
樹葡萄 又名「嘉寶果」,屬桃金孃科,與蕃石榴同種,原產地是南美的巴西,民國五十一年引進台灣,但種植十分不容易,種子要埋入地下十五年後才會萌芽,再經十五年後才能結果收成 (實生苗木一般在種植後6-10年開始結果),故台灣種植的人並不多。
產地產期:樹葡萄對病蟲害的抵抗力很強,種植上幾乎不需要農藥,一年可收獲四次,但以每年3-4月及8-10月春秋二季所結的果實最甜美。結果前先開白色的小花,花謝後結成綠色的生果,之後再逐漸轉為黑色的熟果,果實轉黑之後就可以採摘且可生吃,平均甜度為十三至十八度,帶點酸味。目前在嘉義縣、彰化縣、南投縣一帶都有人種植,產量不算很多。因為鮮果容易失水,存放於室溫下2-3天就會發酵,不耐貯放,除了產地現採或宅配,市場上幾乎未見零售。
營養價值:果肉含水分、維他命C、鈣、磷、鐵、纖維、碳水化合物、維他命B1、菸鹼酸、脂肪、蛋白質…等15種以上的營養成份,可健身補氣,對眼睛的維護尤其具有功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