紅心芭樂的原鄉--宜蘭枕山社區
芭樂又名番石榴,也是本省話說的「拔拉」,芭樂一般都當水果吃。
芭樂七八分熟就可食用,這時果肉較硬,吃起來有爽脆的感覺,但酸度、澀度較高,果皮是淺綠色;
之後果皮顏色就會隨著成熟度增加而逐漸淡化。
枕山除了芭樂也有橘子柳橙和柚子的出產,可說是相當的豐富。
大礁溪農場主推紅心芭樂冰淇淋
有濃濃的芭樂香氣,到此一遊值得品嚐
這是保麗龍還沒出現前的手工藝品材料
為台灣賺進不少外匯
保麗龍還沒出現以前,學校的勞作課經常使用通草做為材料。
通草是通脫木的髓心加工而成,可作 為造花、箱襯或書畫的材料,髓心很像我們現在所使用的保麗龍材質,
白色柔軟,中藥上可以入藥,有利尿、清熱、刺激乳汁分泌的功效 。
柚子
芭樂
柿子
包芭樂比賽
紅心芭樂冰淇淋
紅心芭樂切盤
曬辣椒乾
蛇瓜
登上宜蘭飛龍步道
望龍埤,舊稱「軟埤」,位於宜蘭員山鄉枕山村,數百年前因山洪爆發而形成的一座湖泊, 面積約四、五公頃。
由於周遭山巒不高,集水區域不廣,雨水少時,埤塘容易乾竭,而豪雨時,則又水滿溢流。 湖水盈枯無常,蓄水功能軟弱。
枕山,舊名為「枕頭山」,軟埤則舊稱「枕頭山埤」,此地聚落因地處偏僻的內山湖畔,而被稱為「內湖仔」, 清代設有內湖莊。
民國90年代(2000s),枕山休閒農業區成立後, 農委會水土保持局及宜蘭農田水利會,斥資補助千餘萬,挖除淤泥,修築埤岸,
興建環湖步道及涼亭,湖岸種植樹木,美化環境; 並於湖中添設人工島嶼,建築優美的拱橋及九曲橋連結湖岸,引進水源,施放魚群,
使望龍埤恢復生機,再現湖光山色, 而成為一處新興的觀光休閒景點。
望龍埤我不知道去過了多少次?從還沒整治之初,到整治之後
現在已經是很成熟的景點,有咖啡館有小販
交通上就麻煩一點要自己開車去比較方便
湖畔咖啡館--花田村
路口小販--賣當地土產及新鮮現採水果
好大的粉紅蓮霧